500万彩票网-竞彩胜负平-欧文凯尔特人-萨穆埃尔|www.iuxian.com

貨物追蹤
價格查詢
新聞動態
 
菲易國際 >> 新聞動態

快遞春節模式結束 “用工荒”折射快遞業內外困境

       快遞春節模式已經結束,不少網友吐槽“春節的快遞投遞服務變差了”,而最近出現的“北京圓通速遞網點倒閉”謠言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,中通、申通等快遞企業某些網點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快件積壓情況。每年春節前后,快遞行業都會面臨人手不足的問題,今年有哪些特殊因素?從行業長遠健康發展來看,有哪些深層次的問題亟需解決?記者就此話題采訪了相關快遞企業及行業專家。

快遞春節模式結束 “用工荒”折射快遞業內外困境

  莫讓電商綁架行業

  快遞變慢遞多個網點快件積壓

  2月11日,網友@左小祎_在貼吧稱自己有8件快件在北京圓通海淀花園橋站點停滯半個多月,一直無人派送,后到該站點發現有幾萬件快件堆壓著。隨后,圓通“快件積壓、欠薪、倒閉、大面積走人”等傳言在網絡上開始蔓延。

  據圓通速遞快遞員介紹,2016年由于快件延誤、遺失或客戶投訴等原因,導致該站點被圓通速遞公司處以巨額罰款,最后資不抵債,無奈只能關門停業,并自年后就沒有營業過。

  圓通速遞相關負責人回應稱,圓通海淀花園橋站點確實經營不善,在此之前已被圓通華北管理區監控,并于2月10日派遣專人善后調整。而圓通北京區域其他站點的快件派送正常。據悉,2月18日,圓通積壓快件全部派送完畢。

  無獨有偶,2月13日,位于上海市徐匯區龍吳路的申通上海“盧灣公司”倒閉,造成大量快件積壓,除了盧灣站點,申通全匯站、楊浦、吳淞網點也面臨著積壓問題。除了上海,北京某些站點也遭到了用戶投訴。北京市民徐女士表示,昌平陽坊申通快遞點距離自己家只有2公里,申通快遞員卻不派送,要自己去取件。

  記者了解到,春節期間除了圓通、申通,中通、天天等快遞公司都存在快遞延誤或派送不及時的問題。有不少消費者反映,中通快遞快件自發貨以后,還發生了下游快遞網點和上游快遞網點來回“踢皮球”的現象。

  以罰代管非良方電商綁架是主因

  上海申通全匯站負責人說,快件積壓、延遲派送主因在于人手不足,春節過后不少快遞員推遲或放棄返滬,也有少數快遞員直接辭職,節后約有40%的快遞員未及時回歸崗位。春節后,快遞業果真遭遇“用工荒”了嗎?快遞小哥又去哪里了?

  據圓通速遞副總裁朱銳介紹,因為春節放假的關系,集中發貨和節后員工返崗問題是整個快遞行業的痛點,各家快遞企業歷年都在節后面臨人手嚴重不足、有大批積壓快件待發的現實情況。據悉,這樣的狀況,每年從春節后會持續到3月份前后才能恢復正常。

  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也認為,今年快遞人員固然人手不足,但不至于“用工荒”,這是媒體過分夸大的后果。據徐勇介紹,像北京、上海這樣的大城市,外地戶籍快遞人員比例約為80%—98%,且多來自農村,返崗不便,消費者應該多諒解快遞人員的不易。

  近年來發生的網點罷運、癱瘓、倒閉問題,幾乎出自“三通一達”這樣的加盟制快遞企業,一時間輿論矛頭指向快遞加盟制度。南寧瑯西一家申通網點負責人說:“加盟模式沒有問題,導致人員流失的是管理方式,以及加盟模式的利益分配方式。”記者了解到,快遞加盟商的收入單一,主要靠賺派件費和收件費的差價,而一旦出現派件延誤、丟件問題,加盟商還要承擔總部的罰款,加上一些惡性低價競爭的壓力,使得快遞網點難以提高快遞員的收入和福利待遇。

  徐勇告訴記者,快遞員的收入低,福利待遇差,“最根本的問題出在快遞公司被電商‘綁架’,議價能力差”。據徐勇介紹,原來電商出10元運費,快遞企業就能掙10元;現在電商平臺打壓快遞價格,賺取電商和快遞企業之間的差價,導致快遞企業利潤下降。而目前快遞行業同質化嚴重,盈利模式相似,為了奪取一定的市場份額,“三通一達”打起了價格戰,從而加劇了競爭壓力,陷入“囚徒困境”。

  邁過原生階段留住“快遞小哥”

 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,目前快遞業務量已經呈現恢復性增長,日業務量已達9500萬件,趨近節前水平。快遞數量猛增,全國各地快遞企業末端網點不同程度存在運營不穩定的情況,那么又如何解決春節快遞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問題呢?

  徐勇提出,智能快遞柜被認為是解決“最后一公里”有效方式,不但減輕了快遞人員的工作壓力,還確保了快遞的時效性。此外,除了增加本地快遞員外,快遞企業還可以在淡旺季利用市場調節杠桿適當提高快遞費用。

  目前,國家郵政局發出通知,強調要注重改善基層網點生存環境。“如何留住快遞小哥”成為快遞行業必須正視的問題。

 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說,層層拔毛式的加盟式快遞生態下,一線快遞員增活不增利,一旦獲利少了人力勢必流失。可見如何促進快遞行業一線員工和加盟商增收值得社會思考。

  徐勇告訴記者,應當從供給側角度作為切入點,破解快遞行業發展難題,即必須改變電商利用貨源優勢對快遞企業的利潤“壓榨”現狀。他建議快遞總部要統一計費標準和定價,不要讓每個快遞員都有議價權;建議政府有關部門、行業協會建立與電商平臺“代收代付”快遞費的機制,避免電商賣家賺取快遞費差價;支持快遞企業建立以成本為導向的定價機制,根據不同時效和具體距離定價,“3.5元走全國”是不符合市場規律的。

  行業人士指出,快遞行業要邁過原生階段,價格上漲可能是必然,而所有享受快遞服務的收件人和寄件人也將為此買單。